陈年旧事、 乡野耕心、时代记忆

 

□顾犇(国家图书馆)

《乡野耕心》 丁松盛著 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年11月出版 定价:98.00元

 

  自称是"绍兴农民"、只有小学的"文学功底","不知天高地厚"的丁松盛先生,写了一本文集《乡野耕心》。

  作者用带有绍兴方言特征的语言,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回忆了当年的乡村生活,都是那个时代的口述记忆。

  该书除了前言、后记以外,分为四个部分:情趣杂谈,海湾沧桑,赤脚医生的记忆,生产队里的记忆。

  特别有意思的是,文中不仅介绍了荠菜马兰头、霉苋菜梗甏、黄花菇糕等地方美味,还有与铁定跟随他的上海女知青之间的恋爱故事。海边的童趣、泥螺、捕鱼、观潮等,都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还有肠道寄生虫病、"抖抖病"、大脚风"、草药、推拿、黄疸肝炎、"耳聍"等赤脚医生的治病故事,我之前略有所闻却不知其详。草子畈田、水车、育秧、耘田、水稻病虫、大水牛、焚烧秸秆、罱河泥、掸煤烟等故事发生在生产队时期。

  我只去过一次绍兴,但是绍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因为我出生在上海,而上海人中籍贯浙江的很多,也有不少籍贯为绍兴。绍兴的饮食,影响了上海人的饮食。绍兴的方言,听上去也很亲切。

  因为朋友介绍,我才得以与这个农民作家联系。读了他的书,觉得有生活气息。而且,他的作品还引起了学者的重视,甚至举办了专门的座谈会。大家认为,丁松盛散文记录的不仅是他内心的情感,更是时代的足迹;一位生命有质地的老人用他最接地气的质朴语言,讲述了"有特别泥土芳香、有特别扎实味道"的乡村往事,呈现了独特的乡村文学魅力。

  作者说:"留下点什么?在那个年代,故乡农村老百姓的生活,那些即将被遗忘,或者是已经被扔掉的陈年旧事,我想把它拾起来,掸去上面的灰尘,从纸上展现出来以补缺失,这是我想留下的。"

  "经常唠叨一些陈年旧事,女儿、外孙说:'耳朵眼里听得起茧了。'究其原因,大概是年老之人接触的东西不多,新东西见识少了,喜欢翻翻旧账。翻出很多舍不得的东西……"

  "改不了年轻时候'不怕'的性格,凭着读过小学的文学功底',我不知天高地厚地应承了下来,要把这大半个世纪的一些农村生活经历,亲身体验过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呈现出来。如果能够写出来,倒不失为一种乐趣。脑子里暗暗作了决定,反正闲暇在家,不如开笔一试。"

  在2013年7月至2016年1月的两年半时间里,丁松盛在柯桥日报《蓝色鉴湖》的"瓜渚湖"文学副刊,相继开设了"海涂记忆""赤脚医生纪事""生产队的故事"三个专栏,发表了130多篇散文作品。这次出版的《乡野耕心》,正是这些作品的结集,共计46万余字。

  作者用四篇连载,讲述了她和妻子恋爱的故事,其中有一段特别感人:"她回上海的一个多月里,我和她是三天一信,往返传递着两地的思念。她诉说了家里给她的压力,这是预料中的困难。至今我感激她对情感的坚持以及有远见的自信和执着,终于她带着胜利的喜悦回来了。她,人瘦了很多,但是她的眼睛似乎更加有神,更加水灵。后来我知道她进行了不吃饭的抗争,虽然没有像有些言情小说描写的为爱奋争的情节,然而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们虽无海誓山盟,却是无盟的永远。"

  农民有心写作,难能可贵。而坚持数年,结集出版,更是少见。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信息爆炸,我们更需要留下那些珍贵的时代记忆。


《图书馆报》(China Library Weekly),2017年2月24日(第345期),第A16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126)

原文地址:http://124.207.48.191/epaper/tsgb/2017/02/24/A16/story/44571.shtml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