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全球图书馆界默默辛劳的编目馆员们——读顾敏先生的《广域书目系统学》

 

■顾犇
 


今年4月就看到了台湾顾敏先生等合作的新书《广域书目系统学:图书馆事业与知识管理的基础》,新加坡圣智学习亚洲私人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2011年出版。合作者包括:郑宝梅、曾堃贤、郑玉玲、严鼎忠、王宏德、吴英美、顾敏、李宜容、俞小明、陈慧文、林巧敏、黄玫溱,其中有不少是熟悉的名字,有过交往。

前几天见到顾敏先生,获得了亲笔签名本。一翻开书,就觉得分量不轻,有国际图联(IFLA)现任主席埃伦·泰斯、新加坡国家图书馆馆长严立初、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图书馆总馆长Paula Kaufman和作者自己的序。

顾敏先生出身编目员,对编目工作有独特的感情,认为编目人员应该是图书馆的"大厨",这个比喻很恰当。如果用餐馆来比喻图书馆,那么编目员就好比是大厨,最辛苦,但却少为人知。

确实,编目工作是图书馆不可或缺的环节,但是图书馆领导往往视而不见。特别是在外包之风盛行的今天,编目工作越来越被边缘化,很少有人认真思考外包工作会出现什么样的潜在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会给我们的后辈留下什么东西。外包不是不能的,但也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等出了问题之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就晚了。

听说台湾同行这几年对编目工作的研究很有成绩,这与顾敏先生的全力支持是分不开的。顾敏先生为本书作的序言写于2010年12月25日,应该是他3年馆长工作的一个总结。

翻开顾敏先生的《广域书目系统学》,正文前的献词很具有震撼力,特此转载:

撰述本书的目的:

在探讨书目的新意义,

在给书目一个新的价值,

而书目在数位时代的价值,

其实也正是图书馆的新价值。

谨以此书献给:

全球图书馆界默默辛劳的编目馆员们,

由于您们始终坚持理念的奉献与付出,

图书馆得以在大时代中度过一次次的危厄,

义无返顾地为人类文明担负起创新传承的使命!

前几天与顾敏先生交谈后,更感受到了他的使命感。他把编目事业放在图书馆事业的大环境下考虑,把图书馆事业放在人类文明、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来考虑,很有远见。事实上,编目事业大大推动了图书馆事业(起码是在台湾地区)的发展。

见到同行,他的话匣子打开了,滔滔不绝地说起他40年前组建台湾清华大学图书馆中文部的情形。过去,台湾清华大学主要研究原子能,都是"海归派",几乎没有中文书。他刚进入图书馆的时候,带着工读生等几个人,完成了台湾清华大学几万册中文书的编目,还修改了5000个美国国会图书馆标题(LCSH)。他刚入行就做编目,所以说编目是他的"初恋情人",既爱又恨。我想:恨得越深,其实就是爱得越深啊!

他建议我仔细阅读第269页以后的"研讨纪要",那里有很多思想的火花,没有写入正文。在14个月里,他组织了21次学习讨论,才成就了本书。我认为,作为一个馆长,能投入那么多精力在编目工作的细节上,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与顾敏先生的缘分不浅。第一,我们同姓顾;第二,我们是同乡,他也出生于上海;第三,他从事编目工作多年,与我同行。

他有3次机会当馆长,直到3年前才如愿。在任期内,他把90天当作100天来安排工作,充分利用时间。他不要求部下业余时间加班,但是自己却把一天当两天用,充分用好任期880天的每一天。去年12月31日离职的时候,副手给他做了一个总结他政绩的卷轴,他看后泪如雨下。

在工作中,他是一个懂学术、会管理、有远见、有思想的人。在生活中,他很平易近人,令人感觉亲切。那次在澳门听他作总结发言,滔滔不绝,切中要点,妙趣横生。

退休以后的顾敏先生如脱缰之马,忙于两岸交流,还任浦东同乡会会长。祝顾敏先生身体健康,今后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图书馆报》(China Library Weekly),2011年8月12日(第079期,总第201期),第A07版。(国内统一刊号:CN11-0126)


转上一层 / Back to the Previous Level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