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唐绍明  顾 犇

 

当今世纪之交,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传递一瞬万里,知识日益成为经济生产中的基本要素。今天任何一个国家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依赖于知识对其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人类社会经历过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现在,一个以高科技为核心、以信息产业为基础的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出现在眼前。

知识和信息,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本质上是一致的,但程度上有所不同。根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阐释:信息告诉人们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做”(how)谁去做”(who) 。可不可以这样说:信息告诉人们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知识教给人们将信息付诸实践的能力,知识就是力量。信息明事理,知识生智慧。既然知识是信息的深化和延伸,知识经济就必然是信息经济发展的延续。知识经济一刻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撑,完全有赖于信息产业作为发展的基础。

图书馆是图书文献的收藏库,现在更突出了信息集散的功能,正演变成现代信息中心。图书馆通过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手段,对馆藏丰富的信息资源进行加工、存储和使用,并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就能帮助使用者产生智慧和力量,有力地促进科技、教育、文化的进步,推动知识经济发展。可见,大力加强和发展图书馆事业,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一项重大的基础性措施;而图书馆的信息化、现代化、以至电子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的出现,又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标志。

50年代起,美国等发达国家开始把计算机技术用于图书馆,主要抓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研究发展机读目录、只读光盘、多媒体等技术,广泛用于图书馆图书文献资源的处理;二是抓数据库和网络建设,构筑庞大的、便捷的图书文献信息网。美国国会图书馆在80年代已完成图书馆6大作业项目,即采访、编目、期刊控制、流通控制、参考服务、馆际互借的自动化。通过数据库和网络建设,美国现已形成OCLC等书目供应中心和DIALOGEBSCOUMI等信息服务公司和系统,极大地发挥了图书馆的作用,现正把数字化图书馆列为美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进行研究和发展。许多发达国家也都投入大批人力、财力、物力用于这项工作。可以预期,用不了多久,虚拟图书馆将在世界上广为出现,它在知识经济的发展中所产生的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

我国图书馆自动化起步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20年的努力、已取得很大的成绩。全国约有2000家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应用计算机于管理和业务工作,建立了800多个数据库。北京图书馆作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已建成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有中文书目的数据库并投入使用;现成立了中国国家书目数据中心,进行中文新书统一的计算机编目。北大、清华、中科院于1993年底建成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NCFC) (通称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并和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因特网(Internet)联结,为教学、科研提供充足的书目文献检索,一批图书信息网络在一些地区和部门建成。当前的问题是:绝大部分的中小型图书馆尚与计算机无缘;已建成的数据库多偏于地方性、专业性,规模较小,未经联网,利用率低。这都表明我国图书馆自动化尚处于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图书馆信息化程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统观我国图书馆事业,还应看到:绝大部分中小型图书馆由于受到经费限制,在馆舍、购书、自动化发展上困难重重,基本上处于只够维持的局面,更不用说目前还有200多个县没有自己的图书馆,而广大农村、乡镇图书馆(室)尚是空白,不能为科技兴农提供有用的科技和经济等信息,直接影响到农业经济的发展。固然,发展图书馆 事业不可不顾条件而操之过急,但也不可不早图发展,到头来措手不及。

当前,首要的是转变观念,认清知识经济的大趋势,进一步确立图书馆作为现代信息中心的观念。图书馆只有由封闭的、单一的藏书楼向用新技术武装的、多功能的、开放性的、产业化的现代信息中心转变,才能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社会角度看,要扭转那种把图书馆和科学、教育分开,单单看成是文娱、休闲场所的偏见;尤其是对广大公共图书馆应在政策上象科技、教育部门一样对待。在规划、发展科技和教育时,同时考虑到图书馆。一句话,真正把图书馆纳入科教兴国的轨道,从政策上、经费上、人力上给以有力的支持。

图书馆自身要进行调整,使之不断适应发展中的经济格局。在地区发展上,应先抓好经济比较发达的三市(北京、上海、天津)、二洲(长江、珠江三角洲)的图书馆,使之带动全国; 同时,力促尚未走上自动化道路的图书馆尽快实现自动化。在事业发展上,应在国家加强公共图书馆投入的同时,按照知识工程的要求,大力动员社会力量对图书馆事业给以支持和赞助。在读者服务上,应突出满足国民经济的需要,从信息资源、信息传递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同时,不放松基础业务建设,满足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要求。在信息日益一体化的今天,更要加强各种类型、各个层次图书馆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分工合作,共建、共享信息资源。

加快图书馆信息化进程,为图书馆现代化奠定技术基础。重点是抓好图书馆的数据库和网络化两大建设。建库应结合文献信息开发,进行合理配置,提高规范化程度,加强网络使用;应立足图书馆群体,开展社会协作,为社会提供便捷的网络信息服务。数据库和网络化是的关系,在抓数据库的同时,网络化也应同步发展。特别要加强国家的统一领导和协调,走国家和地方合作开发的路子,经过各个馆的自动化目标的实现,数据库建成和网络化联结,逐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图书馆信息网络,实现图书馆的现代化。

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着眼于培养新一代信息馆员。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有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专业知识的新型图书馆工作人员,国外有个叫法:信息馆员。一个未来虚拟图书馆的信息馆员要能够按用户(科研、教学、生产单位)的要求,从某一大型专业数字图书馆中提取信息资源,进行鉴别、选择,自行加工,做出有关的目录和电子刊物、技术报告、数据文件等可视资料,供用户使用。从发展看,图书馆员的岗位将有一大部分逐渐被信息馆员所取代。图书馆学教育也应依据变化了的条件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广博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信息技术的训练,培养新一代的勇于创新的信息馆员。

最根本的需要不断加深对中国特色的图书馆现代化规律的认识。应结合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系统地开展科学研究,有如:知识经济条件下图书馆发展战略问题研究;图书馆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以及虚拟图书馆的研究;图书馆在电子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对策研究;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和产业化问题研究;图书馆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等等。要不断总结自己的历史经验,参照世界图书馆的发展趋向,汲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用超前的意识、创新的理念去推动脚下的实践,走出一条快速发展我国图书馆事业的道路。

尽管我国图书馆事业目前存在着种种困难,但展望21世纪,人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对图书馆事业的巨大需求和强烈呼唤。环顾全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科教兴国逐步实施,人民群众的学习积极性日益高涨,图书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抓住知识经济给图书馆事业带来的机遇,我们就一定能大大推进我国图书馆现代化的进程。
 


《光明日报》(Guangming Daily),1998年8月8日,第2版

 

转主页 / Back to HomePage